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沭阳历史文化 >> 沭阳历史文化论文 >> 内容

近在身边的历史

时间:2025/7/21 11:24:26 点击:

  核心提示: 我们的村子叫小叶圩村,坐落于悦来镇西北角约3公里处。那也正是当年“小叶圩战斗”打响的地方。 小时候,村头有一道长满芦苇的壕沟。爷爷告诉我,原来沟边还有一道围墙;不仅我们村,远远近近凡是村名里面带有...


我们的村子叫小叶圩村,坐落于悦来镇西北角约3公里处。那也正是当年“小叶圩战斗”打响的地方。

小时候,村头有一道长满芦苇的壕沟。爷爷告诉我,原来沟边还有一道围墙;不仅我们村,远远近近凡是村名里面带有一个“围”或“圩”字的,原来村外大抵都有这样的壕沟和围墙。起初,挖沟筑墙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防贼防盗,但在1945年腊月,村里突然闯进了一群荷枪实弹的鬼子,他们在围墙的东、西、南三个出口处分别筑起雕堡,昼夜派人把守,同时侵扰百姓生活,这道围墙顿时成了横隔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一道屏障。

从腊月二十五日开始,住在围子外面的村民听到雕堡方向陆续响起枪声,于是纷纷外出避难。当时我的父亲还在襁褓里,爷爷和奶奶除了急忙带上一点干粮,别的任何东西也没有顾得上拿,就抱着父亲跟着村民连夜向荒郊野外跑去。五天后,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藏在远处的村民又听到枪声大作,爷爷说,枪声响了整整激战,密集得“就像炒黄豆一样”。天亮后,大家争相跑回村子,发现所有鬼子都已经被歼灭,但同时,他们也发现许多同胞已经壮烈牺牲。就这样,在斑驳的血光与火光中,乡亲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后来,为了纪念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周氏兄弟,这个村子也被称作“周围村”。

小时候,我有一个能干、勤劳的奶奶。但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当我独自一人在院里写家庭作业时,奶奶回来了,但我明明记得,奶奶刚刚还说要去村东头的责任田里看黄豆长得怎么样,不知道怎么回来得这么快。而且,她额前散乱地飘着几缕头发,她也没有往后梳理一下,这和平时大不一样。上前和她说话时,发现她说得也是前言不搭后语,语句非常零乱。受到惊吓的我连忙哭喊着到处喊大人。后来爷爷告诉我,她是在经过老围沟旁边时受到了惊吓。不只是奶奶一人,我的一个远房姑姑在经过同一个地点时,也忽然因为受到惊吓精神失常。

那里就是当年的战场,战斗结束后的场景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但那时我还不知道那个围子以及那道围沟,在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心目中究竟象征着什么,但那个平时爱说爱笑的奶奶、喜欢前来串门的堂姑再也没有恢复健康,直到她们离世。当我守在奶奶身边,默默地送她最后一程的时候,我一边努力想像当年战斗打响的场景,一边紧紧地盯着奶奶,希望能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她恢复正常的神态。但是没有。战争的惨烈,家园的破落,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些念头一直陪伴到她最后一刻。

小时候,我曾有一个自以为很高明的玩具。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自家板门上有一个小小的圆形斑点,当我小心翼翼地用刀具把它撬起时,我忽然意识到那是一颗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子弹,放在手心掂了一掂,那种感觉异常沉重,几乎一不小心就能从手指缝里坠落。于是我拿着它四处炫耀。但当爷爷发现我手里的玩具竟然是一粒子弹时,忽然一改往常的慈眉善目,怒吼着让我把它扔掉。我不肯,但最终子弹还是被爷爷要了去;至于最终被扔到了哪里,我却并没有发现。我只刻爷爷在看到那粒子弹时显得极其愤怒,并不愿意给我任何解释。很久以后,有一次爷爷捧着旱烟袋,倚在一截土墙上告诉我,他和奶奶,以及全村的村民,当年都是在鬼子的枪声里逃生的。他一边用双手比划着襁褓的大小,一边对我说:当时我的父亲刚刚才满三个月。

待我略懂事了以后,我和同村的伙伴还是经常到村头玩耍,但却从来不踏进老围墙半步。我们不约而同地把那座四面矮墙围成的依稀可见的墙垛看作不吉利的地方。因为,我们都从大人那里听到了太多的故事,听到了许多令我们憎恨的话题。大人们有时在围墙附近劳作,有时一不小心就能挖出一顶丑陋的钢盔,或锈迹斑斑的枪支,甚至一些来历不明的残骨。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来历,我们其实也往往只是似懂非懂,但他们从不愿意和我们小孩子多讲。我只记得他们会一边挖,一边用方言里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然后恨恨地把挖出来的东西扔掉,烧掉,砸掉,或者狠狠地跺上几脚。

几年前的一天,我从电话里听说,当年那个老围子已被铲车推平,我很想去看看平成了什么模样,但一转念间又懒得去看了。不单是我,其他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似乎也多大兴趣去观看。那个地方自小就勾起了我们莫名的仇恨。

这种仇恨意味着什么?我把它理解为一段不人道的暴行,和许多不堪面对的伤痛。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亲历过战火纷飞,没有目睹过血肉撕杀,但我永远都会深深地记住:我的爷爷和奶奶、许多人的爷爷和奶奶、以及许多和我同龄的人的父母,都曾亲历过这场战争。而另外也有许多同胞,则没能跨过那场空前的劫难。他们曾有着和我们一样灿烂的容颜,有着和我们一样美好的憧憬,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刻,他们以战士的名义冲上前去,义无反顾地让生命在战火中绽放,绽放。

多年以后,随着爷爷奶奶的相继离世,随着父亲母亲这一辈人渐渐变老,我有许多次都在犹豫着,是否应该把这些记忆继续向孩子们传递?如果谈到这些话题,我该以什么样的口吻向他们描述,该提醒他们记住什么、忘记什么?也许他们和我一样,只要听到这些故事,就会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珍惜和平。

和平是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最低要求。但在几十年前,对于许许多多勤劳、朴素、善良的乡亲来说,也曾经是一种莫大的奢望。历史,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虞姬网(www.yujiwang.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1988088@qq.com |站长QQ:491988088 |法律顾问:徐伟 | 公安备案号:32132202000292 | 苏ICP备16068320号-2
  • Powered by laoy! V4.0.6
  • 我要啦免费统计